Web2 VS Web3 AI 项目:都是为了钱,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撰文:Wenser,Odaily 星球日报

在经历了此前的 AI Agent 概念币炒作热潮之后,Web3 AI 项目正处于难得的冷静期。有鉴于此,我带着对 Web2 AI 项目的好奇,到杭州参加了两场 AI 相关的活动,一个是参与者身份各异、方向令人眼花缭乱的 AI Hackathon;一个是将 AI 作为赚钱利器的线下社群活动。在这里,我好像发现了一些 Web2 AI 项目与 Web3 AI 项目大不相同之处,所以有了这篇感悟。以下内容仅为个人主观思考与观点,不代表 Odaily 星球日报官方意见,作为 AI 时代大潮的一个小切口侧写,供读者参考。

Web2 AI VS Web3 AI 最大的区别:一个是在做产品,一个是在做资产

在笔者看来,Web2 AI 项目与 Web3 AI 项目的差异点不在少数,但最为主要的差异当属沉淀结果——前者主要以产品说话,无论是大模型、AI 应用亦或者 AI 解决方案;后者则以 AI 为包装,其本质在于创建概念资产,以代币市场表现论英雄。这也是此前 GOAT、AI16Z、ACT、swarms 等 AI Agent 概念代币因 AI Agent 概念大受追捧之后又因市场注意力焦点转移而逐渐落寞的原因所在。以下为个人视角下 Web2&Web3 AI 项目差异点分析——

开发者群体:全民皆 Dev VS 技术类 Dev

这一点是我参与了 2 次 Web2 AI 线下活动后最大的感受:Web2 AI 活动的人群覆盖往往更广,下到八九岁的小孩,上到大几十岁的老爷爷,对 Web2 AI 都抱有极高的热情;而 Web3 AI 项目往往局限于技术类 Dev 这一群体当中,其他人更多是以参与代币交易、项目投资等路径加入其中,诸多 AI Agent 项目虽然也主打「人人都可以创建自己的 AI Agent」概念,但实际参与者寥寥,且不涉及较多的开发工作。

究其原因,Web3 的进入门槛以及较窄的使用场景就让一大批人望而却步;Web2 AI 项目则离互联网更近一点,所以开发者更多、更广、更全面,尤其是在 Cursor、Windsurf 等 AI 编程类应用出现之后,堪称「全民皆 Dev」。

AI Hackathon 上两位「最小参赛者」

项目起点:从需求出发 VS 从市场出发

至于项目起点,Web2 AI 项目往往从用户的需求出发,是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以此创建产品,换取利润;而 Web3 AI 项目往往从市场出发,市场需要什么样的叙事、需要什么样的概念、需要什么样的资产,那么 Web3 AI 项目就聚焦于这些方面,并且谋求融资。由于以上原因,通常而言,Web2 AI 项目更多聚焦于应用层;而 Web3 AI 项目则更加偏向采用「算力、算法、数据」三分法进行项目筹备,如此前较为热门的 Myshell,以及近期获得高度关注的 Nillion、SaharaAI 等项目。

相比较而言,目前 Web3 AI 主流项目解决的问题可能是——「如何创建一个代币」、「如何将一个 AI 概念代币卖给市场,换取流动性」。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深潮精选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