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模式可“内外结合”

作者:杨涛,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来源: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人民币稳定币发展模式可“内外结合”

近日,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年陆家嘴论坛发言时指出,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等新型技术,推动央行数字货币和稳定币的蓬勃发展,同时对金融监管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事实上,随着中国香港的《稳定币条例》即将于8月1日生效,近期关于稳定币的探讨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热度。

通常来看,境外离岸人民币业务是指在境外市场开展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金融业务,在政策驱动下呈现以香港为中心,新加坡、伦敦等多点发展的格局。境内离岸人民币业务则体现出“在岸”与“离岸”双重特征,以账户管理为核心运行机制,形成特定条件下的资本自由流动。与之相应,诸多观点认为应该在香港市场试点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等到条件成熟,然后在国内以自贸试验区为代表的境内离岸市场进行探索。

我们则认为,基于Web3.0世界打造的稳定币已经超越了传统的离岸与在岸范畴,为了更好地实现战略统筹、主动监管、协同推进,应该考虑采取境内离岸与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的联动发展模式。究其原因,一是面对美元抵押型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各地区稳定币监管的快速演进,我国亟需基于金融安全与货币主权视角出发,主动进行稳定币的研究与监管应对,系统考量人民币稳定币的改革试点,而非依靠境外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来被动应对。二是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规模有限,在要求稳定币与法币资产1∶1储备的条件下,可能难以独立支撑人民币稳定币达到规模经济效应。三是对稳定币发行与交易的监管涉及到身份认证、反洗钱等诸多前沿挑战,各国各地区都在积极推动监管创新并寻找应对思路。对此,中央相关部门应该在人民币稳定币监管中发挥主导作用,同时寻求香港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

我们看到,上海自贸试验区自2013年9月29日成立以来,已经基本建立了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同时,中央金融管理部门正在全力支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迈向更高能级,央行也宣布包括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等八项措施。因此,可以考虑在上海自贸试验区与香港同步推动相关人民币稳定币的创新探索工作。

就境内离岸人民币稳定币(CNY Coin,CNYC)来看,模式之一是可以由清算组织、大型商业银行、头部支付机构、知名投资机构等共同在上海自贸区发起成立一家人民币稳定币发行机构,探索设置人民币稳定币的链上发行与运营机制,并且面向部分授权机构(如数字人民币运营机构,因其积累了相对丰富的创新经验)形成人民币稳定币批发市场,由授权机构面向合格企业或个人兑换人民币稳定币,构建人民币稳定币零售市场。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深潮精选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