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视角审视,稳定币能否成为主流?
撰文:Bridget、Addison
编译:Luffy,Foresight News
我和 Addison 近期一直在讨论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融合的趋势和核心用例。本文中,我们将围绕美国金融体系展开一系列对话,并从基本原理出发,探讨加密货币如何融入其中。
当下有一种观点认为,代币化将解决金融领域的诸多问题,这或许正确,或许并非如此。
稳定币如同银行一样,存在新增货币发行。当前稳定币的发展轨迹引发了诸多重大问题,比如它们如何与传统的部分准备金银行体系结合 。在该体系中,银行仅将存款的一小部分作为准备金保留,其余部分用于放贷,这实际上就创造了新增货币。
一、代币化热潮主流的声音是,「将一切代币化」,从公开市场股票到私募市场股份,再到美国国债。这对加密领域乃至整个世界而言,总体上是有益的。从基本原理出发思考代币化市场动态,以下几点颇为关键:
-
当前资产所有权体系是如何运作的;
-
代币化将如何改变这一体系;
-
代币化最初场景为何有是必要的;
-
什么是 「真实美元」,以及新增货币是如何创造的。
当前美国,大型资产发行方(如公开上市的股票)会将证券的托管权授予美国证券存管信托公司(DTCC)。随后,DTCC 追踪与之交互的约 6000 个账户的所有权情况,而这些账户又各自管理自己的账本,以追踪终端用户的所有权。对于私营公司而言,模式稍有不同:像 Carta 这样的公司只是为企业管理账本。
这两种模式都是高度中心化的记账方式。DTCC 模式犹如一套 「套娃式」 记账体系,个人投资者在接触到 DTCC 的实际账本记录之前,可能需要经过 1 - 4 个不同的实体机构。这些实体可能包括投资者开户的经纪公司或银行、经纪商的托管人或清算公司,以及 DTCC 本身。尽管普通散户通常不会受此层级结构影响,但它给金融机构带来了大量的尽职调查工作和法律风险。倘若 DTCC 自身将资产代币化,那么对这些中间实体的依赖将会减少,因为投资者可以更便捷地直接与清算所对接;但这并非当下讨论所提议的模式。
当前的代币化模式是,一个实体将基础资产作为总分类账中的一个明细项目持有(例如,作为 DTCC 或 Carta 账目中条目的一个子集),然后为链上使用创建一个新的、代币化的资产持有形式。这种模式本身效率低下,因为它引入了另一个可以攫取价值、产生交易对手风险并导致结算 / 平仓延迟的实体。引入额外实体打破了可组合性,因为这需要额外的步骤来 「封装和解封」 证券,以便与传统金融或去中心化金融的其他部分进行交互,从而造成延迟。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