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新标准,虚拟资产监管新标准来袭
撰文:Iris,CryptMiao
你觉得虚拟货币是什么,是货币,商品还是证券?
当前,全球范围内,已经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虚拟货币的属性展开讨论与判定。
比如美国于 2024 年通过的《21 世纪金融创新与技术法案(FIT for the 21st Century Act)》对虚拟资产进行了「商品」或「证券」的具体划分和监管归属;德国,则将虚拟货币归类于私人货币;更多国家,如中国、迪拜,则在某些判例中将虚拟资产判定为财产。
然而,随着虚拟货币逐步在全球流行,也是时候「统一度量衡」了。
2025 年 3 月 22 日,据 Cryptoslate 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 ),首次对比特币( BTC )及类似的虚拟货币定性,并将其纳入国际收支平衡表。
这是 IMF 在全球金融统计体系中首次系统性定义数字资产地位。尽管这一分类并不等于监管授权,但其权威性注定将对各国央行、财政部、税务机构乃至加密行业本身产生深远影响。
不过,在讨论影响之前,曼昆律师先和大家聊一聊,IMF 这个组织到底有多权威。
IMF 是谁?IMF,全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听起来像一个「离我们很远」的金融组织,但其实它在全球金融规则里,分量不小。
迄今为止,IMF 已成立快 80 年,有 190 多个成员国。与之前和大家介绍过的 FATF 类似,IMF 不是哪一个国家的附属机构,而是各国政府出钱共建的「金融顾问 + 国际数据官 + 债务救火队」,是各国中央银行、财政部都绕不开的那种存在。
IMF 的主要职责有三件事:
-
第一,盯全球经济风险。哪个国家外债高了、汇率有问题了、财政快撑不住了,IMF 都会发出预警;
-
第二,提供贷款和救助。如果一个国家外汇储备告急,可以向 IMF 申请纾困贷款;
-
第三,最最最关键的,也是这次我们关注的——制定「全球经济统计标准」。
你可以把 IMF 想象成是「国家级财务报表背后的总会计师」。我们平常听说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账户、对外资产负债表这些,背后都依赖 IMF 制定的《国际收支手册》。
而对于个人,虽然 IMF 不像 SEC 或税务局那样直接管你,但它定下的统计规则,最终会一步步传导给每一个具体负责『监管你』的部门:
-
各国统计局,怎么统计你的资产;
-
财政部和外管局,怎么监测你的资金流;
-
税务局和监管机构,要不要管你及怎么收税。
也因此,本次《国际收支手册》第七版(BPM7),将 BTC 和类似虚拟货币纳入「统计范畴」,其实是向全球释放的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虚拟货币,不再是一个可以绕过报表的资产类别。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