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汤也换药,重构后的 Sonic 现在发展得怎么样了?

作者:深潮 TechFlow

身处市场寂静时刻,曾经“百链争鸣”的景象逐渐沉寂,用户也不再单纯被叙事左右,而是对项目本质价值的判断有着深度思考。

往大了看,市场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用户不再盲目追逐热点,很难有某个生态可以一次 fomo 到市场大部分人,大家都选择各玩各的,谁也不接谁的盘;但从微观细节看,一旦用户认定某个生态的价值,便会深度参与其中,在 Building 和探索中寻找确定性机会。

而要说让用户真正看好并沉浸其中的生态,不得不提到当前热度极高的 Sonic。

上线 4 个月,Sonic 一直在吸引市场注意力。Andre Cronje 动作频频,与生态社区密切互动并更新多项技术进展。与此同时生态内 DeFi 项目的高收益与积分激励的各种玩法也不断吸引新用户入场,生态 TVL 快速增长至 10 亿美元。

数据来源:DefiLlama

生态的增长曲线勾勒出一个从慢热起步,到持续吸引优质项目并积累坚实用户群的完整进化过程。这个让众多玩家视安心深耕的生态,究竟有着怎样的魅力?

Sonic:灵魂人物营销加持,自身实力更是硬核

谈到 Sonic,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 Andre Cronje 把 Fantom 换了个名字后的'借壳上市'吗?"对于站在 Sonic 生态之外的用户来说,Sonic 似乎只是将 Fantom 生态的成功经验复制了一遍,但深入观察就会发现,Sonic 的升级,不仅仅是换了名头。

灵魂人物

从 Fantom 到 Sonic,AC 的存在感一直够强。然而,当时的 Fantom 虽然表现出色,性能仍有提升空间,AC 的角色更多是提供支持而非全面主导。到了 Sonic 时期,AC 不再只是顾问,而是以 Sonic 领导人的,直接掌舵生态发展方向。在 AC 带领下,Sonic 构建了以 SonicVM、SonicDB 和 SonicCS 2.0 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同时结合 Sonic Gateway 的原生跨链方案,为用户提供安全便捷的资产迁移渠道。不仅延续了 Fantom 的技术基因,更让 Sonic 从一开始就在 Layer1 竞争中站稳脚跟。

如果说 Andre Cronje 为 Sonic 带来了坚实的 OG 信仰与技术支撑,那么 Daniele Sestagalli 则将这份信仰与硬实力活化为生态活力。在 Fantom 时期跟着 AC 一起猛干技术项目的 Daniele Sestagalli,在 Sonic 选择将主要精力放在生态营销上。对中文加密圈也表现得相当重视:不仅用请美女 KOL 集体发自拍+相同文案的营销方式在中文加密圈疯狂刷屏自家 DeFAI 项目 ANON(@HeyAnonai)。同时为了快速融入中文社区,还注册了自己的中文小号 @bigdzhao,日常与中文社区贴近交流。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深潮精选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