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像互联网泡沫了!美国就业市场会崩塌吗?

就在互联网泡沫破灭25周年之际,就业市场会突然崩塌吗?乍看之下,如今的劳动力市场与25年前并无太大差异。

上世纪90年代末是美国就业市场的黄金时代。工资强劲增长、近乎充分就业与科技需求激增的“三位一体”,支撑着千禧年前夕蓬勃发展的劳动力市场。

“当前形势与1990年代如出一辙,”研究与倡导组织Employ America高级经济学家普雷斯顿·缪(Preston Mui)指出。如今美联储基准利率徘徊在4%以上——他补充道,这与1999年的利率水平相差无几。

截至目前,2025年的就业市场看似稳定。美国劳工统计局上周五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新增就业15.1万,略高于1月的14.3万,但低于FactSet统计的16万预期值。1999年,全球正经历研发支出激增与新技术需求的浪潮。

在“9·11”事件的近25年后,世界正面临新一轮地缘政治动荡,尤其是2022年俄乌冲突,使得特朗普与欧洲领导人分歧加剧。标普全球直言不讳:“数十年由全球化和地缘经济主导的世界秩序,已迅速转变为地缘政治风险主导的世界。俄乌冲突等持续冲击正深刻重构全球结构与关系。”

数字招聘平台Stepstone Group劳动力经济学家尤利乌斯·普罗布斯特(Julius Probst)将1990年代视为近乎充分就业的黄金年代。他称那是劳动者经历的“最壮观”就业市场——而如今主要指标同样指向健康的市场。“历史性低失业率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低位,除非遭遇重大经济冲击,”他说。但随着贸易冲突升级、联邦政府裁员以及特朗普承诺驱逐数百万非法移民,这种强势能否延续?

“别提起‘泡沫’这个词”

1990年代,万维网为开发者开启新时代;如今,人工智能为硅谷书写激动人心的新篇章。个人电脑普及曾助推上世纪经济腾飞——这正是人们对2025年人工智能的期待。但担忧在于,尽管AI热潮推高部分股票,其最终回报可能落空。毕竟,“B”也代表着“泡沫”(Bubble)。

“我不想用‘泡沫’这个词,”缪强调,“但若人工智能未能如投资者预期般兑现,确实会对经济构成重大威胁,就像互联网泡沫对21世纪初经济的影响一样。”持此观点的并非个例。一些观察者正敲响“繁荣-崩盘”周期的警钟,部分源于科技股近十年的狂奔与“美股七巨头”造就的财富效应。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欧警告称,“高利率风险下AI相关股票的高估值可能刺破泡沫”,而资产泡沫破裂的涟漪效应往往会吞噬就业岗位。“当前周期与1998或1999年极为相似,”他表示,“这项重大新技术必将改变世界,但人们可能混淆技术成功与投资成功。”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金十热点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