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该换“锚”了?华尔街激辩联邦基金利率是否已“名存实亡”
AI播客:换个方式听新闻 下载mp3
音频由扣子空间生成美国金融体系中流动的闲置现金预计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收缩,这重新点燃了关于如何评估货币供应紧张程度以及美联储究竟应以哪些基准利率为目标的辩论。
包括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摩根大通的Teresa Ho以及Wrightson ICAP的Lou Crandall在内的众多声音,都指出了联邦基金利率的局限性,一些人甚至建议美联储应放弃它,转而使用其他指标来衡量货币供应。
联邦基金市场曾是隔夜银行间借贷的活跃渠道,过去常常能预示融资环境的紧缩。但金融危机和疫情期间的大规模货币刺激,使得美国银行系统充斥着美元,导致银行基本上退出了联邦基金市场,转而将资金直接存放在美联储。
如今,该市场的日均借贷额约为1100亿美元,约占商业银行资产的0.5%,远低于2008年前约2%的水平,其中联邦住房贷款银行为主要贷款方,外国机构为主要借款方。相比之下,构成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和其他回购基准基础的、由国债支持的回购协议交易额则高达数万亿美元。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