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央行最新“购物车”曝光:黄金、欧元、人民币成新宠!
由于世界贸易的割裂和地缘政治的动荡引发了对金融流动的重新思考,掌管着全球数万亿美元央行储备的管理者们,正考虑从美元转向黄金、欧元和中国的人民币。
根据官方货币与金融机构论坛(OMFIF)周二晚些时候发布的一份报告,在剔除计划减持的央行后,管理着合计5万亿美元资产的央行中,有三分之一的央行计划在未来一到两年内增加对黄金的敞口,这是至少五年来的最高比例。
这项于3月至5月期间对75家央行进行的调查,首次揭示了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解放日”关税所带来的影响,该关税曾引发市场动荡以及避险资产美元和美国国债的下滑。
黄金已受到各国央行创纪录速度的增持,而从更长远来看,其前景被进一步看好,净40%的央行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增加黄金持有量。
OMFIF表示,“在经历了多年创纪录的央行购金之后,储备管理者们正在加倍押注这种贵金属。”
OMFIF称,在去年的调查中最受欢迎的货币美元,今年的排名已跌至第七位,70%的受访者表示,美国的政治环境不鼓励他们投资美元,这一比例是一年前的两倍多。
在货币方面,欧元和人民币将成为美元资产转移的最大受益者。
OMFIF调查的央行中,净16%的受访者表示计划在未来12至24个月内增持欧元,使其成为需求最旺盛的货币,高于一年前的7%,紧随其后的是人民币。
但在未来十年,人民币更受青睐,净30%的央行预计将增持人民币,其在全球储备中的份额预计将增加两倍,达到6%。
另外,三位直接与央行储备管理者打交道的消息人士透露,他们认为欧元现在有潜力在本十年末夺回2011年欧债危机后失去的货币储备份额。他们指出,“解放日”之后,储备管理者们对欧元的情绪变得更加积极。
这将意味着欧元在货币储备中的份额将从目前的约20%恢复到约25%,这对从那场曾威胁到欧元生存的债务危机中复苏的欧元区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
瑞银资产管理全球主权市场策略与咨询主管Max Castelli表示,在“解放日”之后,储备管理者们打了很多电话来询问美元的避险地位是否处于危险之中。
“据我所记忆,这个问题以前从未被问过,甚至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也没有。”
OMFIF的调查显示,市场对2035年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份额的平均预期为52%,虽然仍是第一大储备货币,但低于目前的58%。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