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空袭下的伊朗困局:反对派想夺权,民众只求生

在伊以冲突持续之际,流亡海外的伊朗反对派认为夺权时刻临近,但参与过此前抗议的活动人士称,即便憎恨现行体制,他们也不愿在国家遭攻击时发动大规模动荡。

自身严重分裂的伊朗政府反对者在敦促街头抗议。边境地区的库尔德和俾路支分离主义团体伺机而动,恰逢以色列空袭重创伊朗安全机构。然而,尽管当局看似比1979年革命后任何时期都虚弱,但任何对其46年统治的直接挑战,可能都需要民众起义。

巴列维王朝末代国王之子、旅居美国的礼萨·巴列维(Reza Pahlavi)本周在媒体采访中称,他希望领导一次政治过渡,宣称这是40年来推翻伊斯兰共和国的最佳时机,“这是我们的历史时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向伊朗人喊话称“我们也在为你们扫清通往自由的道路”,显然将“政权更迭”列为战争目标之一。

这个长期擅长镇压异见的统治体系已显备战迹象。经常被部署对抗抗议者的巴斯基民兵(Basij)成员穆罕默德·阿明(Mohammad Amin)称,库姆的部队已处于警戒状态,旨在铲除以色列间谍并保护政权。

但活动人士指出,空袭虽打击了此前镇压抗议的安全体系,却也给普通人带来巨大恐惧与混乱——民众对伊朗当局和以色列均感愤怒。曾入狱六年的知名活动人士阿特纳·达伊米(Atena Daemi)表示:“人们怎么可能涌上街头?在这种可怕的情况下,大家只关心拯救自己、家人甚至宠物。”

达伊米的担忧得到伊朗最著名活动人士、诺贝尔奖得主纳吉斯·穆罕默迪(Narges Mohammadi)的呼应,她在社交媒体回应以色列要求德黑兰部分地区民众撤离时写道:“不要摧毁我的城市。”

接受采访的两名伊朗活动人士(曾参与2022年马哈萨·阿米尼(Mahsa Amini)死后数十万人大规模抗议)称,目前尚无示威计划。

伊朗南部城市设拉子一名大学生表示:“空袭结束后我们会发声,因为这个政权要为战争负责。”另一名在2022年抗议后失去大学名额并入狱五个月的匿名女性称,虽支持政权更迭,但“现在不是上街的时候”,并驳斥海外抗议呼吁:“以色列和那些所谓的反对派领袖只考虑自身利益。”

除巴列维的君主主义者外,海外主要反对派是“人民圣战者组织”(MEK/MKO)。后者是1970年代的革命派系,在国王被推翻后权力斗争中失利。许多伊朗人未原谅其在1980-88年两伊战争中支持伊拉克,人权组织指控其营地存在虐待和邪教行为(均被否认)。

该组织主导的“伊朗抵抗全国委员会”与部分西方政客关系密切,其领导人玛丽安·拉贾维(Maryam Rajavi)本周在巴黎论坛重申反对君主制:“不要国王,也不要毛拉。”但海外反对派在国内的支持度存疑——尽管部分人怀念革命前时代,但多数人因为太年轻已无记忆。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金十热点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