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的工作愈发艰难!一场通胀恶性循环恐正在路上

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引发美国消费者通胀预期飙升,这对美联储试图抑制全球最大经济体物价涨幅的努力构成了新的威胁。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长期通胀预期指数已经飙升至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今夜,美联储将召开议息会议。

美国家庭预计,即使是几年后,通胀率仍将达到3.9%,而去年12月这一数字为3%。由于对特朗普与美国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政策感到担忧,家庭通胀预期加速上升,而此时决策者们正努力说服消费者,通胀率将降至央行2%的目标。

“这是一个关键的谈话要点,”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现任梅隆投资首席经济学家Vincent Reinhart表示。“当通胀预期得到良好锚定时,一切都会顺利进行。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你就必须翻到剧本的另一页。这是公众对(美联储)表现的投票。”

市场普遍预计,在连续暂停降息后,美联储仍将在3月份的议息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自去年夏季以来,美联储已将联邦基金基准利率下调1个百分点,至4.25%至4.5%之间。

虽然决策者们表示他们“不急于”再次降息,但市场预计该央行今年年底前将降息两到三次。密歇根大学调查中消费者通胀预期的上升使前景变得复杂。

前美联储经济学家、现任新世纪顾问公司首席经济学家Claudia Sahm表示,“仅凭密歇根大学的调查不会决定美联储今年的行动,但它确实会影响到美联储的决策。”

美联储将于周四公布新的“点阵图”,其中将显示决策者们预计今年将降息多少次,以及对增长和物价的预测。人们担心特朗普的政策正将美国经济推向滞胀时期,即增长缓慢和通胀高企。

Sahm补充说,鲍威尔周四将“呼吁对所有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其中许多指标看起来仍然在可控范围内。其他通胀预期指标的上升,如纽约联储的消费者预期调查,相对温和。“真正关键的问题是,下个月纽约联储的调查是否会显示出任何类似的迹象,”Wrightson ICAP的Lou Crandall表示,他认为纽约联储的调查比密歇根大学的调查更具“说服力”。纽约联储调查的下一份调查将于4月14日发布。

世界各地的央行行长都认为,保持通胀预期“锚定”是他们工作的一个关键方面。如果公众不再认为美联储能够将通胀率恢复到2%的目标,并且通胀预期变得“脱锚”,那么就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人们会要求更高的工资,企业会不断提高价格。Crandall表示,“通胀预期的有趣之处在于,它不仅是一个经济指标,而且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金十热点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