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us 合作阿里千问,意味着什么?

作者:连然

最近国内最受关注的两家 AI 公司,悄然走到了一起。

3月11日晚间,Manus 官方宣布与阿里通义千问团队正式达成战略合作。Manus 在公告中称,双方将给予通义千问系列开源模型,在国产模型和算力平台上实现 Manus 的全部功能。

据极客公园了解,双方接触时间并不太长,但却在接触后快速达成合作意向。事实上,就在上周五,极客公园刚推荐了Manus团队前去与阿里巴巴集团相关人士建联交流——基于对阿里云将能够为Manus这一创业团队提供重要支持的判断。事实上,阿里对于创新项目一直非常重视,「他们也清楚自己的能力能够帮助到创业者」。

阿里此次可以说行动非常之迅速,从后续Manus团队朋友圈的分享来看,甚至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都很可能都参与了进来,现在,双方已经开始有了明确的下一步计划。而这件事也体现了阿里过去一直秉持的开放心态,以及在开源领域中所展现出的重要力量。

恰逢其时的合作

在Manus上线后,除了对其独立解决复杂任务的惊叹,关于其使用的基础模型引发了广泛的猜测。

此前,Manus联合创始人季逸超就在社交平台透露过,Manus产品使用了 Claude 和不同的基于 Qwen 的微调模型。

图片来源:X

而通义千问推理模型QwQ-32B确实也是这段时间最受关注的 AI 大模型之一。

在Manus发布的同一天,通义千问推理模型QwQ-32B发布并开源。阿里技术的官方报告称,通过大规模强化学习,千问QwQ-32B在数学、代码及通用能力上实现质的飞跃,整体性能比肩DeepSeek-R1:

在一系列权威基准测试中,千问QwQ-32B 模型表现出色,几乎完全超越了OpenAI-o1-mini,比肩最强开源推理模型DeepSeek-R1:在测试数学能力的AIME24评测集上,以及评估代码能力的LiveCodeBench中,千问QwQ-32B表现与DeepSeek-R1相当,远胜于o1-mini及相同尺寸的R1蒸馏模型;在由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领衔的「最难LLMs评测榜」LiveBench、谷歌等提出的指令遵循能力IFEval评测集、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提出的评估准确调用函数或工具方面的BFCL测试中,千问QwQ-32B的得分均超越了DeepSeek-R1。

此前有消息称Manus每次调用的成本达2美元,拆解、解决一次复杂任务或消耗百万token,随着用户的增加,任务排队延迟的问题也已经开始出现——在仅采用邀请码制,只有少数人可以使用到的情况下。

Manus的多智能体架构和全链路自主执行能力,意味着它需要处理更复杂的任务和更多的数据,这自然会增加算力的消耗。而且,每个任务在独立的云端虚拟机中运行,虽然保证了任务的独立性和安全性,但也意味着每个虚拟机都需要分配一定的算力资源,也加剧了整体的算力消耗。

本资讯链接: - 雷电财经
免责声明:本文为用户 深潮精选 投稿,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且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对待。
版权声明:内容及插图归源作者所有。文章为源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 雷电财经 立场。
温馨提示:如您对本文存在异议,或不巧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 [ 投稿须知 ] 联系我们删除!

下一篇:没有了